洛陽地鐵清潔員每天為車廂“洗澡”保證衛生無死角
洛陽人翹首以盼的地鐵開通運營一個月來,在地鐵車廂里,有這樣一支隊伍,她們每天晚上十點開始工作,凌晨五點下班,他們用掃帚、拖把、抹布、消毒劑、洗地機等工具,保持著車廂的清潔衛生,她們在自己的領域努力地書寫著洛陽地鐵的歷史,他們就是龍祥物業地鐵一號線上的保潔員。
4月23日,龍祥物業地鐵一號線車輛段項目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參觀者——洛陽日報社記者,讓我們跟著記者的視角,來了解地鐵保潔員每天的清掃和保潔工作吧:
“車廂明亮又干凈,我每天坐地鐵上下班,心情特別好。”23日上午,洛陽市民郭女士從牡丹廣場站乘地鐵去上班,她看著整潔的車廂,笑容滿面。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,市軌道交通集團的清潔員每天要為車廂、地鐵站做清潔消毒,確保乘客安全乘車。
23日,在洛陽市軌道交通集團紅山車輛段,地鐵清潔員郭小變正在運用庫里忙碌著,擦座椅、噴消毒液……動作麻利,她是列車清潔組的組長,兩班倒。
“清潔列車的工作多在晚上進行。”郭小變說,等地鐵列車結束一天工作,會停靠在紅山車輛段和瀍東停車場。晚上十點多,她和同事開始做準備,等十一點半左右,列車陸續回來,十余名清潔員就要上車工作了。
“每天晚上,我們大概要清潔8至12輛列車,為了不耽誤后續工作,要在凌晨三點前完工。”郭小變說,時間緊任務重,為了快速、高質量地清潔車廂,大家各有分工,郭小變曾負責擦扶手,她粗略算過,工作3個多小時,她擦了近千個扶手。
為了讓乘客安全乘車,清潔員要保證作業無死角。“除了重點清潔座椅、扶手、立柱、地板,還要清潔蓋板、玻璃屏風、座椅下的滅火器、兩節車廂間的側護板等。”郭小變說,清潔要嚴格按照步驟進行,像座椅、扶手和立柱,乘客經常接觸,會有汗漬和油漬,必須先用熱毛巾擦。
郭小變邊說邊演示,只見她拿起熱毛巾擦拭座椅,動作飛快,遇到縫隙和拐角處,她把抹布折成細條擦,不放過任何一處死角。郭小變說:“抹布要保持溫熱,如果涼了就要重新浸熱水。”
等擦拭干凈座椅,她開始用噴壺噴灑消毒液。“消毒液干了后會留下白點,為了讓車廂美觀,我們還要用消過毒的干抹布再擦一遍。”經過這三個步驟,才算清潔完成。現在,郭小變和同事配合默契,清潔得快又好。
工作時,除了郭小變和同事,還有一個“機器能手”幫忙,它名叫“清洗一體機”,專門負責清潔車廂地板。
由于車廂是磨砂地板,普通拖把不容易清理,但“清洗一體機”帶有毛刷,可以很好地清除污垢。“我們只用給它灌上水,推著走就行,洗刷同步,方便快捷。”郭小變說。
偶爾,清潔員也會遇到“機器能手”幫不上忙的情況。有的乘客不小心把飯撒在地板上,清潔員就要把熱毛巾鋪在地板上進行熱敷,等凝固的油漬融化,再用抹布擦干凈。
除了車廂,地鐵站的自動售票機、垃圾桶、衛生間等地方,每天也會進行四次消毒。等清潔員工作結束,驗收人員開始抽查,他們除了看,還會隨手摸,一旦發現污漬,就要重新打掃。
郭小變笑道:“雖然工作辛苦,但想到市民和游客能乘坐整潔、衛生的地鐵,感受古都的現代魅力,就覺得一切都值得。”